在14次競價交易中,計劃競價交易白小麥3016078噸,成交1827501噸,成交率60.6%;計劃競價交易混合小麥7962885噸,成交2257941噸,成交率28.36%.
從競價交易成交率看,市場對優質小麥的需求相對旺盛一些。一般來講,白小麥皮薄、出粉率好、面筋質高。尤其是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的小麥大多數優質白小麥,而南方小麥以混合小麥居多。同時,飲食習慣上,北方以面食為主,南方米面兼食,以米食為主。
從14次小麥競價交易均價來看,總的趨勢是下滑態勢。
白小麥最高成交均價是2月19日為2438元/噸,最低是4月9日為2371/噸,均價為2409.45元/噸;混合小麥最高成交均價是1月3日為2429元/噸,最低是4月16日為2391/噸,加權平均均價為2406.64元/噸。無論是白小麥,還是混合小麥在3月下旬以后,成交價格均呈直線下降態勢。
據有關方面預計,2013年年底我國臨時儲存小麥庫存大約為1130-1280萬噸,截止4月16日,今年競價交易408.54萬噸,還有庫存721.46-871.46萬噸。同時,2014年我國繼續進口小麥,配額為963.6萬噸。另據海關統計我國1月小麥進口量為725942噸,同比上漲304.75%;2月小麥進口量為578794噸,同比上漲160.11%.在新小麥上市之前,國內臨時儲存和進口小麥保證市場供應是沒有大的問題的。
從農業部濃情調度看,今年我國小麥種植面積比去年增加109萬畝。前期墑情適宜,全國冬小麥一類苗面積占51.5%,同比增加2.5個百分點,是1998年以來同期最高值。
進入4月份以來,我國賣區出現了連續降雨。4月9日以來,北方冬麥區出現兩次明顯降雨過程,平均降雨量有31.9毫米。其中,陜西大部、山西中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湖北大部、安徽大部、江蘇中南部等地累計降雨30~90毫米,河南東南部、湖北東北部和安徽中部等局地達180~220毫米。
受降雨影響,冬麥區大部缺墑的情況得到明顯改善,缺墑范圍明顯縮小。據4月17日土壤墑情監測顯示,與降雨前(4月8日)相比,陜西、山西、河南、安徽等冬麥區土壤墑情(10厘米)由缺墑轉為適宜,但河北中北部、甘肅隴南、山東東部等地由于雨量較小,土壤仍缺墑。4月中旬以來,南方降雨區域較常年同期明顯北抬,降雨重心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4月16-17日,湖北東部、安徽中南部和江蘇中部持續出現中到大雨。持續的降雨,有利于小麥揚花灌漿結實,但也導致小麥赤霉病流行。目前,各地正在積極采取措施,蟲口奪糧,力爭將災害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后期如果沒有大的自然災害,我國小麥有望豐收。
由于進入新年后我國麥區氣溫偏高,小麥抽穗楊花比往年提前,預計我國南部,如湖北省襄陽市的新產小麥將在5月20日左右上市。在接新前,國內面粉市場仍將是"麥強面弱",臨儲小麥的競價交易也將不會有大的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