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京津冀一體化,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張耀軍表示,京津冀現在無論從人口分布的梯度上還是經濟發展的水平上,都是落差很大,梯度很大的,所以按照區域經濟發展規律,它們之間應該是錯位發展、優勢互補,這是區域經濟千古不變的真理,是一種規律。現在說協調,這是一個要求很高,但是一個很正常的區域發展的目標和途徑。
北京功能就是北京的定位。更進一步、更具體的說非首都職權功能,即使把這個圈子再縮小,說北京功能太多了,現在有點不能承受之重了,尤其是公共交通、醫院、學校等等。所以做規劃時,到底什么是北京應該承擔的功能,什么是北京作為首都這個核心的功能,哪些功能不是北京應該承擔的,這一點要好好梳理出來就很難。因為要規劃,就要有可操作層面,所以要定這個功能很難,需要研究。
第二,疏到哪個地方?有些企業、有些產業已經走了,這些走是不是都是政府把它轟走的呢?也不見得。比如京津冀,包括環渤海,它的環境承載能力也是有限的,有些可以疏散到中部去,有些可以疏散到西部去,所以不僅要靠京津冀這一塊,應該根據區域經濟內在的規律,是政府引導、市場操作的過程。
張耀軍認為房價很難評價,房價和城市里的規劃以及城市建設用地量大小是有關系的,另外房價和需求有關系。最初,北京想通過房地產來帶動城市的發展,想帶動城市經濟的發展,這一點是有深刻教訓的。所以京津冀一體化有很多機遇,但是也有很多挑戰,我們在熱的時候也要有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