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江市人民政府正式印發《內江市“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其中提到氫能相關內容:
面臨形勢
新興領域拓展能源形式。隨著新興能源領域關鍵技術的不斷突破,“十四五”期間能源形式將進一步多元化。頁巖氣將成為我國油氣工業的戰略性接替資源,隨著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主體技術逐步成熟,裝備國產化水平提升,頁巖氣產業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以電動汽車充電樁、電動汽車換電站為代表的直流應用場景的普及,將提高電能轉換效率和電能質量,延展綠色經濟產業鏈。氫能及燃料電池初具發展潛力,內江市具備成渝氫走廊重要節點城市獨特的地理優勢和頁巖氣資源優勢,并成功簽約西部首條氫燃料電池重卡示范線項目,在“十四五”期間將具備發展潛力。
信息技術引發能源革命。“十四五”期間,“轉型變革、創新發展”是我國能源發展方向,能源行業將迎來顛覆性技術的爆發期,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儲能、氫能、綜合能源系統、分布式供能以及與“云大物移智鏈”有關的能源業態將不斷興起,將加快能源產業格局調整變化。同時能源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依然突出,對高端油氣裝備、先進儲能、氫能、綜合性服務等信息與技術的創新與突破提出更高要求,這些都將為內江市能源產業發展營造機遇。
發展目標
能源關聯產業進一步壯大。到2025年,建成成渝地區頁巖氣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園區,建設川渝地區電力調峰保障基地,成渝“氫走廊”重要氫能產地及氫能綜合利用示范城市。
全面提高頁巖氣資源就地轉化利用水平
積極培育頁巖氣勘探開發關聯產業。充分利用工業副產氫和頁巖氣資源優勢,以新材料、精細化工、煤化工、釩資源精深加工等產業為重點,全力建設威遠連界頁巖氣綜合利用循環經濟園區。以川威集團焦爐煤氣為基礎,推進鋼-化耦合技術應用,打造氣化一體、鋼化循環、碳氫平衡的全國特色鮮明的“氣鋼化氫”低碳循環經濟示范園區;以天然氣部分氧化制乙炔為基礎,打造新材料及精細化學品產品鏈,全力爭取用5到10年時間,實現“氣、鋼、化、氫”聯產配套和循環發展,建設“氣化一體、鋼化循環、碳氫平衡”特色鮮明的循環經濟園區。
全力爭取納入國家氫能源產業發展示范城市。按照全省關于構建“成渝氫走廊”的規劃布局,依托頁巖氣資源和川威集團年產焦爐煤氣8億多立方米、轉爐煤氣6億多立方米的優勢(焦爐煤氣含氫57%),堅持“藍氫為主、灰氫為輔”的發展路徑,啟動川威年產9萬噸焦爐煤氣制氫綜合利用項目。啟動上海漢興能源頁巖氣制氫工廠項目,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氫能制備中心。加大應用場景開發,以區域間物流和市域內公交為重點,推行區域重卡物流示范線和公交示范線,并配套完善氫能加注站、專輸管網等基礎設施。推動頁巖氣和氫能產業融合發展,利用LNG產業上下游基礎設施,開展靈活的天然氣制氫、天然氣管道摻氫、LNG-H2混合加注、摻氫燃氣輪機發電、天然氣分布式和氫能分布式能源等,實現氫能與頁巖氣產業融合發展,降低氫能制、儲、運、用等各環節綜合成本。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