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當前蛋雞行業形勢的分析及建議
現在這樣瘋狂降價淘雞,十億左右產蛋雞是不夠折騰的,現在淘汰的不是雞,是人。養雞的人如果淘汰光了,原來的產業就沒有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現在大家都得想自己的后路了,我們理性分析一下蛋價低的供求原因:
供應方面,新雞開產還在旺季,淘汰雞通路不暢,上次的上雞風潮,今年四月初才結束,這就是說,到九月初,新雞蛋才能開始減少,現在一直到八月底都是小蛋滾滾而來。反觀淘雞,由于環保和流感問題,屠宰場開工不足,雞價暴跌,雞民僥幸等端午前,能多賣幾毛,看來是落空了,今年菜價和豬肉價,鴨蛋價,都不高。
所以最近加上流感負面新聞,導致雞蛋消費不暢,現在的情況是,節前肯定是全行業奔潰了,節后,高考結束,旅游季節開始,淘雞會快起來,淘雞的量就會超過開產的量。雖然雞蛋的消費不會增加,但是,供應方面會有效減少,節后蛋價很快會上升到平峰雞日現金成本,雖然節前,沒有到,節后一定到,日現金成本線,會使淘雞穩定在開產雞的數量之上,淘雞的價格調整能力是非常強大的。
在夏天的暗虧平衡期過了之后,夏末洪水和臺風暴雨過后,蔬菜漲價,雞蛋消費會突然增加,蛋價就可能上升到行業日均生存線以上,不排除,短期暴漲。但是,高價很快會被新開產雞壓制下去,七八兩個月的平均蛋價會在老雞的日現金成本線上,九月份情況開始緩解,十一月份才能上到今年的最高點,換羽雞就可以做十二月份出逃了,明年四月份蛋價不會像今年這樣了,你們大家可能開始無蛋可批,可收了。
因為雞少了,各地本地化了,大雞場直接送終端了,今年是蛋販的最后的晚餐。當然最后,做品質的能剩下,就是一句話,哥賣的不是雞蛋,哥賣的是健康食品,這樣的人能剩下,現在這些閉眼睛拉貨的腳夫力徒,日子就要過不下去了。
傳統蛋商的消失也是一個過程,現在這個過程已經進行了八個月了,最近半年和淘雞,雞民一樣,蛋商也進入淘汰賽,淘汰的比例不會比雞民小。江河日下,時代變了,大江東去不復回,幾個新人換幾百舊人,這次倒下,基本爬不起來了,這種潰壩式淘雞 ,賺錢的大部分都是集團,散戶在賠錢時沒有留后備產能,眼看賺錢也賺不到。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