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堅持“三到位”,夯實改廁基礎
始終把 “廁所革命”作為改善和提升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統一思想,提高站位,全力推進。一是思想認識到位。農村旱廁改造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是“三大革命”重要內容之一,更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肥西縣高度重視,黨政領導齊上陣,主要領導親掛帥,參與人員明職責,施工單位嚴要求,建立“黨政主導、部門協同、群眾參與、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上下齊心,以思想認識的“高站位”,推動全縣改廁工作高質量起步。二是群眾發動到位。在改廁過程,充分尊重群眾意愿,不搞大包大攬,不替農民做主,不搞強迫命令,不搞一刀切,變“要我改”為“我要改”。宣傳發動階段,堅持群眾自愿,對愿意改廁的農戶,由農戶填寫《肥西縣農村旱廁改造申請》。堅持戶戶到,讓群眾從思想意識上認識到改廁的重要性,讓改廁行為由被動向主動轉變。廁屋選址階段,堅持“進院入室”,由改廁農戶、村(社區)干部、施工單位三方到場確認,確保選址科學。組織實施階段,成立改廁理事會,成員從村民中選出,引導群眾廣泛參與。竣工驗收階段,突出農民主體,農戶不到場不驗收,農戶不簽字不驗收。三是組織實施到位。每年,以縣政府文件印發年度改廁工作方案,成立縣級改廁工作領導小組,集中開展改廁技術培訓。建立健全日巡查、周調度、月通報、季督查制度,確保改廁任務達到序時進度。
二、堅持“三嚴控”,嚴格改廁質量
堅持好字當頭、質量優先、監管有力,始終把質量作為農村改廁的生命線。一是嚴控產品質量。經過實踐論證,全縣主推使用磚砌式三格化糞池和鋼筋混凝土預制式三格化糞池。在工程建設材料選擇上,要求必須選擇資質證件齊全、生產條件規范、正規廠家的合格產品,滿足堅固耐用的需求,有關合格證書報縣級備案。二是嚴控施工質量。旱廁改造,質量是生命線。改廁由各鄉鎮衛健辦牽頭,鄉鎮大建辦、美麗辦等部門協同配合和日常監督。監理單位負責旱廁改造質量監督,對不符合規范和質量要求的立即停工整改。各村(社區)選舉個人威望高、協調能力強的村民,成立理事會,負責改廁施工過程質量監督和環境協調保障工作,確保旱廁改造施工質量。三是嚴控驗收標準。堅持“完成一批、驗收一批”原則。對已完工的衛生廁所,明確由鄉鎮對衛生廁所質量、一戶一檔資料等進行初驗,初驗合格后申請縣級驗收。縣級成立驗收組,按照“誰簽字、誰負責”“誰驗收、誰負責”,每座廁所必須現場驗收,確保改廁質量。
三、堅持“三實現”,確保常態長效
著力完善農村改廁長效機制,確保“改造一戶,成功一戶”“建成一戶,運行一戶”。一是以體系建設為支撐,實現規范化管理。出臺農村戶廁社會化管護工作方案、廁具維修服務制度、糞污清掏服務制度、戶廁維修清掏工作流程等系列文件,建立健全體系完善的改廁管護服務制度機制體系。按照有場所、有牌子、有車輛、有人員、有電話、有制度、有經費、有辦公設備、有服務記錄、有利用臺賬“十有”標準,設立鎮、村農廁管護服務站,儲備坐便器、水箱、軟管、PVC110管等易損配件,公開公示廁具維修服務電話、零配件價格、服務標準、服務承諾等,構建縣、鎮、村三級改廁管護服務保障網絡體系。二是以社會服務為基點,實現常態化管護。堅持“社會化清掏為主,農戶清掏為輔”原則,每年每戶按照60元標準,通過政府購買社會化服務或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接等方式,開展后續管護服務。管護單位堅持每月對所有改廁戶巡查一次,對需要清掏的化糞池,48小時內清掏完畢,并做好登記。糞渣糞液清掏、運輸實行專車專用,采取農戶、清運單位和接收單位三方簽字制度,實行閉環管理。三是以無害處理為目標,實現資源化利用。積極探索在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建設儲糞罐,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2020年在紫蓬鎮合肥梓瑞現代農業示范園,建成總儲存量達40噸的連體糞液儲存罐,利用有機肥地下澆灌果蔬,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綠色種植與糞污資源化利用雙贏。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戶自行清掏糞液,用于發展果園、苗圃、菜園等庭院經濟,糞污就近就地資源化利用率達100%。
信息來源:合肥市財政局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