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5日,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行委礦山綜合治理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項目(EOD)正式開工建設。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湯宛峰出席開工儀式并致辭,海西州政府、大柴旦行委負責同志和項目承建方協合新能源公司負責人出席開工儀式。
湯宛峰指出,海西州大柴旦行委礦山綜合治理項目作為青海開工建設的首個國家EOD模式試點項目,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具體行動,標志著我省引進社會資本參與生態系統保護與治理又邁出了堅實一步,對于持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拓寬青海特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湯宛峰強調,海西州大柴旦行委礦山綜合治理EOD項目具有典型示范意義,在建設中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企業、政府、部門加強協調聯動,切實將項目打造成為精品工程、樣板工程,為全省及海西州綠色低碳發展注入動力。省生態環境廳將按照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印發的《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項目實施導則》要求,積極開展相關政策和管理機制研究,建立健全指導幫扶機制,助力項目有序順利實施。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明確參與各方權責關系,有效保障項目建設要素,積極探索創新環境治理模式,引導推動生態產業發展,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企業要嚴守EOD模式核心要義,履行好環境治理、生態保護責任和義務,高質量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強化關聯產業增值反哺與項目平衡,確保生態環境精準施治。
海西州大柴旦行委礦山綜合治理EOD項目于2022年4月成功列入第二批全國58家試點項目實施名單,包括廢棄礦山環境綜合治理、礦山遺址公園和光儲建設三個子項目。項目依托青海太陽能豐富的資源優勢和建設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政策優勢,采用“生態環境治理和修復效益+新能源開發”的新模式,在開展礦山環境恢復治理、打造礦山遺址公園的同時,建設光伏發電項目,以產業項目收益反哺生態環境治理,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協調平衡。項目的實施將有力提升區域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拓展生態產業發展空間,助力地方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