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水電協會(IHA)發布了最新的《世界水電展望》,顯示2023年全球水電容量將增加13.5GW,使總容量達到1412GW。其中包括增加6.5GW的抽水蓄能水電,目前抽水蓄能總計裝機為182GW。盡管取得了這些進展,但五年滾動平均值顯示出下降趨勢,這阻礙了到2050年實現全球脫碳的目標。
目前,水電仍然是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單一來源,抽水蓄能水電(PSH)提供了世界上90%以上的儲能容量。然而,要實現到2050年的凈零目標,水電容量還要翻一番,需要投資約3.7萬億美元,即每年1300億美元,是目前資金水平的兩倍多。
IHA的首席執行官埃迪·里奇(Eddie Rich)強調了水電在確保可靠的能源和水系統中的關鍵作用。“水電是一個可靠的能源和水系統的支柱。除了提供電力,它還提供儲能、靈活性和可靠性,以支持太陽能/風能,獲得清潔水、灌溉以及干旱和洪水控制,”里奇說。
“不管我們喜歡與否,氣候變化導致的更多干旱和洪水將意味著對水壩和水庫等水利基礎設施的投資需求增加。在可能的情況下,這些都應該通電。”
里奇繼續說:“這份報告顯示,在過去十年中,投資是如何落后的,發展是如何放緩的。從積極的方面來看,有一條更健康的管道,抽水蓄能正在經歷復興。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它支撐電網的潛力。”
需要更多水電增長
報告強調,各國政府有必要將其對水電日益增長的興趣轉化為可付諸行動的項目。為了實現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設定的“三倍增長”目標,到2030年,每年需要增長25GW。在那之后,水電發電量需要增加一倍以上,才能實現2050年的凈零排放目標。IHA對“100大”項目的評估表明,這種加速是可以在下一個十年的最初幾年實現的,但需要持續的行動。
IHA主席馬爾科姆·特恩布爾指出,有必要對水電進行長期規劃和投資,以平衡太陽能和風能的間歇性。”通過太陽能和風能開發,可變電力會越來越多,就需要更多的水力發電來提供平衡和靈活性,當風不吹,太陽不照耀時,”特恩布爾說。“政府需要規劃長期的能源需求,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平衡組合,用于發電和長期儲能。考慮到建設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初始資本成本很高,投資者的投資需要長期的確定性。摩爾定律不適用于挖洞。水電項目需要時間,比建設太陽能發電廠要長,所以我們需要更快地提供我們所需的水電。”
水電裝機容量
2023年,中國、巴西、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是水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僅中國就占新增裝機容量的近一半。歐洲正專注于對現有水電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并開發抽水蓄能,以實現其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標。在非洲,水力發電已經為撒哈拉以南非洲提供了40%的電力,盡管其中90%的潛力尚未開發。南美洲45%的電力依賴水力發電,還有超過13GW的新項目正在籌備中。在中美洲,水電占電力的30%以上,美國具有巨大的現代化潛力,到2035年,約有一半的非聯邦水電機組將重新獲得許可。
IHA的報告強調了水電在實現全球可再生能源目標中的重要性,以及增加投資和加快項目交付的迫切需要。研究結果呼吁各國政府和投資者協調努力,確保水電能夠滿足一個去碳化世界日益增長的需求。
(素材來自:IHA 新能源網綜合)
(文圖有侵必刪)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