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持續推進物聯網信息化智能化,大力推廣實施視頻監控智能巡井,識別準確率提升至100%。”9月25日,乾安采油廠物聯網監控中心當班員工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這個中心重點開展“兩個聯動”,即與運維中心聯動,對發現的設備失聯故障問題,第一時間與運維中心共享,確保了監控設備的完好率和上線率均在99%以上。與業務部門聯動,時率監控與生產運行部聯動,每兩小時在微信生產指揮群發布一次停井信息,由生產調度和監控中心同步督促停井處理,提升時率0.8%;電參曲線巡檢與地質所聯動,有效縮短不正常井發現核實上報時間,進一步減少了產量影響。
在此基礎上,這個中心不斷完善物聯網監控職能,主要開展油井時率監控、電參曲線監控、井場規格化監控、集輸注水系統監控、生產車輛GPS軌跡監控、安眼工程視頻監控等六項監控職能,努力實現效率效益最大化。
在油井時率監控方面,通過停井報警儀及時發現停井,提升管理時效性。目前全廠2300口油井實現了停井儀全覆蓋安裝,上線率99.5%,實現采油時率97%。在電參曲線監控方面,每4小時對電參曲線分析對比一輪,及時發現井下工況、井場、地面、井筒等不正常井,縮短了待修時間。在井場規格化監控方面,安裝1640個電子眼,及時發現井場安全環保、設備運行狀況等問題,并督促作業區及時整改。截至目前,已對發現的961個問題進行了整改,整改完成率100%。
同時,做好集輸注水系統監控,將溫度、壓力控制在限值范圍內,在保證末端井組正常運行的基礎上實現節能降耗。加強車輛GPS監控和安眼工程視頻監控,有效避免了公車私用,節省了油料,實現了對作業現場施工情況的實時掌握,杜絕了違章作業和油水落地污染。
通過物聯網應用的深度挖潛,目前這個廠采油時率提升0.8%,每天可多生產原油13.9噸;不正常井發現核實上報時間縮短至24小時以內,每天少影響產油6.2噸,并將安全環保風險降至最低。
聲明:來源:吉林油田 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靈核網轉載此文目的為傳遞更多信息,如文圖有侵或者來源標注有誤或者不讓轉載,可撥打官網底部400熱線,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