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統計局:2016年末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7.4%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截至2016年末,中國城市數量達到657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7.4%,比2012年末提高4.8個百分點。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2012年增加9489元,年均實際增長6.5%。
統計局今日發文指出,2016年末,我國城市數量達到657個。其中,直轄市4個,副省級城市15個,地級市278個,縣級市360個。
2016年末,全國建制鎮數量達到20883個,比2012年末增加1002個。在地級以上城市中,按2015年末市轄區戶籍人口劃分,100-300萬人口規模的城市數量增長迅速,達到121個,比2012年增加15個;300-500萬人口規模的城市13個,增加4個;5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達13個,增加1個。
2、國土資源部:2016年中國新增2個億噸級油田
從國土資源部了解到,2016年我國油氣資源勘查開采在中西部和海域獲得一批勘查突破,不斷開辟儲量增長新領域,在隴東地區新增南梁和環江兩個億噸級油田。
國土資源部表示,油氣勘查發現主要集中在鄂爾多斯、四川、準噶爾、塔里木等中西部盆地和海域。特別是,鄂爾多斯盆地繼續保持儲量高增長態勢,在隴東地區新增南梁和環江兩個億噸級油田,并與西峰油田、鎮北油田連片,形成10億噸級規模的隴東大油區。天然氣方面,蘇里格地區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3111億立方米,占全國新增儲量的40%;四川盆地川安岳氣田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1528億立方米,逐步成為萬億方級大氣區。
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全國石油新增探明地質儲量9.14億噸,10年來首次降至10億噸以下。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7265.6億立方米,連續14年超過5000億立方米。
3、兼并重組紅利顯現 央企上半年收入利潤雙創新高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央企上半年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國資委總會計師沈瑩11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7年上半年中央企業收入利潤雙創新高。6月當月實現利潤1596.7億元(人民幣,下同),為單月利潤歷史最高水平。
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2.5萬億元,同比增長16.8%,已經連續5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累計實現利潤總額7218億元,同比增長15.8%,凈利潤5353.2億元,同比增長18.6%。102家中央企業中,有99家企業盈利,48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10%,29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了20%。值得注意的是,主業利潤增長貢獻進一步提高,上半年,中央企業主業利潤占整個利潤比重同比提高了4.8個百分點。
“以往一些多元化的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績效比較好,但是一些投資公司效益不是很好,這種情況下會造成集團母公司利潤和利潤總額的不同步增長。現在這幾個指標匹配非常好。”沈瑩說,她表示,效益的增長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潛在生產能力的釋放,比如傳統的石油石化鋼鐵煤炭行業的效益有大幅的回升,奠定了效益增長的基礎。同時,先進裝備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效益也在持續向好。
據國資委統計,1月至6月,中央石油石化企業成品油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0.8%和2.1%;中央電力企業發電量同比增長4.4%,電網企業售電量同比增長6.7%;煤炭企業原煤產量同比增長9.1%,商品煤銷量同比增長16.6%;航空企業、水運企業運輸總周轉量同比分別增長9.9%和5.3%。
4、競爭無序規范經營不足 個人征信牌照久未落地
征信體系是現代金融業的基石。然而,在互聯網金融火熱發展之時,個人征信牌照卻遲遲未能落地,至今無一家機構獲得央行批準。業內人士認為,征信市場從業機構確實存在規范經營不夠的問題,行業仍需深度調整。
2015年1月,央行印發《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騰訊征信、中誠信、考拉征信等8家機構做好個人征信業務的準備工作,準備時間為6個月。可如今,2年多過去了,個人征信牌照的“靴子”仍未落地。
不可否認的是,當前的征信行業確實存在種種問題。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在近日由新華網主辦的“國家金融科技高峰論壇”上表示,征信行業存在無序競爭的問題,包括標準不統一、信息過度采集、信息泄露倒賣等,從業機構規范經營不足。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