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由于頻次高、流量大自然成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兵家必爭之地”,大公司由于線上有流量和線下有場景,支付成為產業閉環的重要手法。2015年支付領域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之間的競爭,線下支付場景下沉、海外市場和跨境支付的拓展成為阿里和騰訊支付布局的主旋律。京東在京東支付的基礎上上線了“白條信用卡”。百度一直通過百度糯米、百度外賣在推它的百度錢包,在2015年去哪兒網換股攜程成為旅游行業大贏家之后,旅游場景也將成為百度的“好牌”,可能會抓住這條線進行布局。而小米在2015年推出小米支付,近日網傳小米支付全資收購捷付睿通獲得央行批準,在小米的工商信息里面可以看到“小米征信”這樣的公司,看來小米確實準備大干一場。
貸款方面,由于阿里和京東的電商屬性,很明顯地可以感受到它們在消費金融和供應鏈金融的布局,包括2015年分別投資分期樂和趣分期這樣的大學生分期產品,商家貸款方面阿里的網商銀行去年上線了“流量貸”而京東上線了“中郵云倉金融”。騰訊在5月也推出了小額信貸產品“微粒貸”。
理財領域在2015年的特征是眾多公司的入局—百度、小米、360都先后開展理財業務,阿里、京東也分別推出新產品“螞蟻聚寶”和“媽媽理財”。新玩家小米也用活期產品打頭陣,推出“小米活期寶”。
阿里、騰訊、平安聯合成立的眾安保險成為了這3家在保險領域的共同布局,騰訊還傳出擬設立人壽保險公司。百度在2015年聯手安聯、高瓴資本組建”百安保險”,成為新玩家。
阿里和騰訊去年在證券方面的動作都比較大,主要體現在和傳統券商的合作中,阿里控股了德邦證券,騰訊不僅投資了富途證券背景的富途牛牛,還入股了華泰證券。剛入局的小米也投資了老虎證券。
2015年阿里和騰訊分別成立互聯網銀行網商銀行和微眾銀行,可以說是風生水起。百度也成立了直銷銀行“百信銀行”。
征信方面阿里和騰訊在2015年年初獲批第一批個人征信牌照,拔得頭籌。而百度和京東的牌照并未獲批,猜測可能會申請第二批個人征信牌照。
去年的股權眾籌非?;馃?,比較引人注目的時間是螞蟻金服投資36氪。京東一直把眾籌作為它的金融主打牌,市場份額中也可以看到京東眾籌的市場份額是最大的。騰訊一直在默默發展著它的公益眾籌平臺騰訊樂捐。平安、小米和360也都有眾籌產品上線。
總的來說,2015年的互聯網金融領域大公司的整體節奏是,阿里騰訊重拳出擊全面布局,京東主推眾籌+消費金融,平安在金融布局的基礎上進一步涉局其他互聯網金融領域,百度正式開始全面布局互聯網金融,小米、360成為互聯網金融的新玩家。
2016年,圍繞“流量+場景”的主線,預計阿里和騰訊這樣已經全面布局的公司會在它們已經布局的領域進一步深挖,譬如說它們的互聯網銀行會有更多的產品出現;平安會繼續向其他互聯網行業擴展;京東的戰略是以眾籌為旗幟,全面推進自己的金融產品,包括征信牌照的申請;百度、小米和360會向更多的互聯網金融的領域拓展。更多最新金融市場分析報告信息請查閱靈核網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電子支付市場發展現狀與投資分析報告》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