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火電企業的分布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過去,山東的火電企業多集中在魯西南等煤炭產區,如濟寧、棗莊等地,像華電國際鄒縣電廠等,憑借當地豐富的煤炭資源,降低了煤炭運輸成本,實現了就地取材發電。
大型發電集團在山東的火電企業
華能萊蕪發電有限公司:華能集團旗下企業,位于萊蕪,裝機容量 470 萬千瓦,是山東重要的火力發電企業之一。
華電淄博熱電有限公司:華電集團在淄博的企業,也被稱為南定電廠,為當地及周邊地區提供了大量電力。
地方及其他火電企業
大唐山東發電有限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在山東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旗下有大唐黃島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大唐魯北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大唐濰坊熱電有限公司、大唐膠州發電有限公司、大唐濱州發電有限公司、大唐臨清熱電有限公司等火電企業。
山東魯北發電有限公司:位于無棣縣,是山東當地較為知名的火電企業,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穩定的電力支持。
山東泉林集團熱電有限公司:屬于山東泉林集團,在熱電聯產方面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除了發電還承擔著集團內部及周邊區域的供熱任務。
熱電聯產企業
青島能源熱電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熱電聯產業務,為青島市的居民和企業提供熱力和電力,在青島市的能源供應中占據重要地位。
濟南明水熱電有限公司:位于章丘市,承擔著章丘地區的熱電聯產任務,既發電又供熱,對于當地的冬季取暖和工業用熱起到了關鍵作用。
山東火電企業的分布具有以下特點:
沿海地區分布較為集中
地理位置優勢:山東沿海地區如濱州、青島、煙臺、東營等地分布著較多火電企業。如華能濱州發電有限公司、大唐黃島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等。沿海地區交通便利,便于煤炭的運輸,同時也有利于火電企業的取水冷卻。
經濟發展需求: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工業企業眾多,用電需求大,需要大量的火電供應來滿足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的用電需求。
與煤炭產區緊密相連
靠近煤炭資源地:山東的煤炭產區主要集中在魯西南地區,如濟寧、棗莊等地,這些地區分布著一些火電企業,如華電國際鄒縣電廠等。靠近煤炭產區可以減少煤炭運輸成本,提高火電企業的經濟效益。
煤炭運輸便利地區:除了靠近煤炭產區外,一些交通便利的地區也是火電企業的分布地,如位于鐵路沿線或交通樞紐附近的城市,方便煤炭的運輸和調配,像淄博、濰坊等城市,華電淄博熱電有限公司、山東濰坊發電廠等火電企業在此布局。
圍繞大型工業基地分布
滿足工業用電需求:山東有許多大型工業基地,如濱州的鋁電解產業基地,為了滿足這些工業基地的用電需求,周邊分布著大量的火電企業,如鄒平魏橋自備電廠等。
實現熱電聯產:大型工業基地通常對蒸汽等熱能也有較大需求,火電企業可以通過熱電聯產的方式,既發電又供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企業與工業基地的互利共贏。
城市周邊相對密集
靠近電力負荷中心:火電企業多分布在城市周邊,如濟南、青島等城市的周邊地區都有一定數量的火電企業。這樣可以減少電力傳輸過程中的損耗,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城市周邊通常具有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如交通、供水、排水等,有利于火電企業的建設和運營。同時,城市周邊的勞動力資源也相對豐富,便于企業的人員招聘和管理。
大型發電集團集中布局
五大發電集團主導:華電國際、華能集團、大唐集團、國家能源集團等在山東各地都有布局,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效應和產業集群。例如華電國際在山東的裝機占比超過 40%,旗下有鄒縣電廠、濰坊公司、青島公司等多家火電企業。
區域均衡發展趨勢:雖然部分地區火電企業相對集中,但各大發電集團也在逐步實現山東區域內的均衡布局,向其他地區拓展業務,以滿足全省各地的電力需求,并降低因地區集中帶來的風險。
分布特點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新的趨勢逐漸顯現。為了更好地利用沿海地區大型港口的煤炭運輸優勢以及豐富的海水冷卻資源,不少火電企業開始向沿海地區轉移,如華能德州電廠高靈活性清潔高效項目選擇在沿海建設2。同時,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能源綜合利用與產業協同發展的機會更多,火電企業在沿海布局可更好地與當地工業、港口物流、海水淡化等產業相互配合,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隨著山東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產業結構調整,火電企業也在向城市周邊及大型工業基地靠近。像濟南、青島等城市周邊以及濱州的鋁電解產業基地附近,火電企業分布日益密集,以滿足城市居民和工業企業不斷增長的用電需求,并實現熱電聯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能源政策的影響下,山東火電企業分布也面臨新的調整。一方面,節能減排與環保要求促使一些小型、低效、高污染的火電企業被關停或改造,新的火電項目更傾向于采用先進技術,集中在技術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地區;另一方面,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對火電企業的分布產生了影響,在新能源資源豐富且開發條件較好的地區,火電企業可能會減少新建項目或逐步退出。
山東火電企業分布展望
政策導向影響
機組結構優化:山東省能源局表示到 2025 年,全省 30 萬千瓦以下發電抽凝機組基本退出,大型清潔高效煤電裝機占比達到 83% 左右。這意味著未來山東火電企業將以大型清潔高效機組為主,小型、低效的火電企業會逐漸減少,火電企業分布會向擁有大型機組和先進技術的地區集中。
煤電升級改造:“十四五” 以來,山東累計完成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 2893 萬千瓦,并將持續推動亞臨界機組分類分批實施升級改造。這可能會使一些具備改造條件和技術實力的地區的火電企業得以保留和升級,而不具備條件的地區火電企業則可能面臨淘汰,從而影響火電企業的分布。
能源結構變化
新能源發展的沖擊:山東省在加速向清潔能源轉型,預計到 2025 年清潔能源在山東省電力結構中的占比將達到 50% 以上。新能源的快速發展會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部分火電需求,在新能源資源豐富且開發條件較好的地區,火電企業的新建項目可能會減少或逐步退出,分布會相對收縮。
多能互補與協同發展:為了實現能源的穩定供應和高效利用,未來山東火電企業可能會與新能源、儲能等形成多能互補的能源系統。例如在一些地區,火電企業可與附近的風電場、光伏電站等進行協同運行和調度,共同滿足電力需求,這可能會促使火電企業在布局上更加靠近新能源資源豐富的地區,或者與新能源企業形成合作關系在同一區域內共同發展。
未來,山東火電企業的分布將繼續隨著能源結構的優化、經濟發展的需求以及政策的引導等多種因素而不斷變化,逐步構建更加合理、高效的能源供應格局。
來源:靈動核心
如需轉載必須注明來源作者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