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首批種植的甘薯長勢都非常不錯,再過四個月,就能收獲了。”“以前都是頭頂烈日背朝天,沒想到在光伏板下也能種菜啦!”6月上旬,正是華電湖北棗陽唐梓山光伏基地甘薯大田農忙時,湖北農科院專家帶領種植專業戶在光伏板下進行種苗修整、除草、施肥,種植基地一片熱火朝天。
今年5月,湖北公司“農漁光(林光)互補發電項目生態種植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正式進入種植階段。作為集團公司科技項目,該公司在湖北棗陽唐梓山光伏基地完成食用甘薯、淀粉甘薯、菜用甘薯苗的大田移栽,甘薯苗整齊排列在50畝光伏板下,為光伏發電項目增添“綠意生機”。
“光伏+農作物”新能源發展模式是以農作物種植為載體的創新發展模式,能有效緩解人地矛盾,充分利用光伏板下空余空間,為農作物提供有利環境,實現“板上發電,板下培育農作物”的農光互補模式,提高土地立體化增值利用,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湖北棗陽唐梓山光伏基地作為湖北公司首次種植農作物的實踐基地,與華中農業大學、湖北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等機構合作探索“農光互補”發展模式,根據當地地質條件,精心選育種植甘薯、花生、綠豆、大豆、旱稻等8種農作物,帶動當地農業生產發展。據悉,該項目的實施,為地方帶動就業40人次,首批農作物將于今年10月成熟,預計產值達20萬元,具有非常高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
一直以來,湖北公司堅定不移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貫徹落實集團公司“五三六戰略”,大力發展“新能源+特色產業”,積極探索推進“光伏+農作物”,在能源綠色轉型進程中,服務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下一步,湖北公司將推廣實施“新能源+特色產業”模式,結合存量、在建、擬建以及規劃項目實際,根據湖北省各地區資源要素和地方特點,一地一策定制方案,推進“農光互補”“林光互補”“漁光互補”,促進地方經濟良性循環,履行央企責任擔當。
文章來源: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