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80后紀錄片導演郭柯。
就在《戰狼2》繼續譜寫中國商業大片神話的同時,8月14日,一部沒有“賣相”也很難有大批觀眾捧場的紀錄片《二十二》悄然登陸國內院線,片名《二十二》這個數字,代表在2014年紀錄片開拍時,中國尚在世的二戰期間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者人數。該片出自四川成都80后紀錄片導演郭柯之手。
有一些觀眾知道這部電影,緣于該片上映前一天著名導演馮小剛在微博上的力推,而馮導知道該片,則是因四川女星張歆藝的介紹。當年,郭柯在籌拍《二十二》時缺錢,張歆藝二話不說借給他100萬,這件義舉也被傳為影壇佳話。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采訪了張歆藝,了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
紀錄片《二十二》公映海報。
上映前兩天 又一位女主角去世
二戰期間,有20萬中國婦女成為日軍“慰安婦”制度的受害者。上世紀90年代,陸續有百余受害者站出來,向日本政府提出訴訟,要求道歉與賠償。2012年,青年導演郭柯開始關注“慰安婦”制度受害者,當他為其中之一的韋紹蘭拍攝第一部紀錄短片時,國內“慰安婦”幸存者尚有32人,他因此把片名定為《三十二》。
2014年,郭柯決定將所有幸存者的故事都搬上銀幕,由于一些老人的離世,片名已經由《三十二》變為了《二十二》。影片選擇在今年8月14日“國際慰安婦紀念日”上映,而此時,在世者僅存8人!
郭柯在拍攝這部電影期間,盡可能不打擾他們的生活,也不要求老人去回憶,只是把攝像機架設在能夠拍到老人的位置,由攝像機記錄下老人的生活。于是,在《二十二》最終成片中,老人們真正講述自己當年經歷的篇幅非常少,大部分都是老人們生活的記錄。
就在《二十二》正式上映的前兩天,片中的女主角之一黃有良老人又去世了。
自稱幫朋友 張歆藝資助100萬
8月14日,在《二十二》上映當天,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電話專訪了張歆藝。她說:“我當時幫助郭柯的出發點特別簡單,他不是因為買房買車或者結婚找我借錢,而是拍這樣一部紀錄片,遇到這樣的難處,我愿意幫他一把。”張歆藝借給郭柯100萬人民幣,這筆錢幾乎是《二十二》的所有投資。“我自己也是這個行業的人,郭柯說盡快歸還,但我知道很難,因為這部紀錄片題材一點也不商業,而且郭柯在拍攝的時候除去該開銷的成本,他還給每個老人塞了一筆錢。我認為,《二十二》的歷史價值遠遠高于它的商業價值。”
當《二十二》拍攝完畢后,郭柯想在片頭加上“出品人張歆藝”,但被她拒絕了。張歆藝說:“我并沒有給這部作品進行投資,也沒想到掙錢,完全是幫忙,說我是出品人不合適。”張歆藝是這部紀錄片的第一批觀眾之一,她很感慨地說:“這部作品最終的效果很安靜也很平靜,但我看了還是很難過。郭柯也并不是想通過它給‘慰安婦’討公道,完全是希望那些曾經消失在歷史中的印跡重新被人看到,讓人知道我們曾有20萬同胞有過這樣的劫難,以此呈現戰爭的殘酷,以及讓大家珍惜現在的和平歲月。”
張歆藝和郭柯相識于中韓合拍劇《甜蜜都市》劇組,張歆藝是女主角,郭柯是中方統籌,“其實統籌和演員在劇組是見不到面的”。只是有次她聽到郭柯在打電話,便問他是不是四川人,兩個老鄉為此交換了一下微信。后來郭柯拍攝《二十二》時,發了個朋友圈說:“我媽剛才電話我,說可以把老家的房子賣了來支持《二十二》的拍攝。”這條內容正好被張歆藝刷到,她給郭柯留言:“怎么了?差多少?”“不行就跟我說,我有。”
馮小剛推介 諸多明星自愿轉發
由于有《戰狼2》《心理罪》《俠盜聯盟》等多部大片的同時上映,在8月14日的排片中,《二十二》的排片占比僅為1%,仗義的張歆藝知道《二十二》上映后的排片肯定不理想,于是她想找一個同樣很仗義,而且在圈內能夠一呼百應的大V幫忙推一下,最終她找到了馮小剛。
“我和馮導其實也不是特別熟,不過我們兩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好朋友。”于是張歆藝給馮小剛寫了封介紹信推介《二十二》,張歆藝表示,“我從沒有公開表示我是出資人,前一陣導演在央視接受采訪無意透露了我的事,才被傳開。這部《二十二》8月14日要上映了,排片少,因為我的事,大家才有了討論。片子本身值得關注,題材值得關注,排片更應該被保護。不知導演可否微博幫忙說一句。”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