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研究機構彭博新能源財經(jīng)(BNEF)的最新分析,到2030年底,清潔氫產(chǎn)量將比目前的供應水平增加30倍。
然而,從每年約50萬噸到1640萬噸的年供應量的快速增長只能滿足當前灰氫需求的17%。
BNEF還警告稱,政府可能會錯過2030年目標的三分之二,主要是由于監(jiān)管延遲、技術成熟度低于預期以及開發(fā)時間表滯后,該研究公司估計70%的預測項目面臨延誤。
例如,美國的許多綠色氫氣項目推遲了最終投資決定(FID),直到獲得高達-3美元/公斤清潔氫氣生產(chǎn)稅收抵免的指導方針最終確定。
每年只有約270萬噸清潔氫氣生產(chǎn)達到“承諾”階段,即達到FID、開始建設或開始運營。
這一類別中60%以上是由碳捕獲和儲存(CCS)天然氣生產(chǎn)的藍氫,其中一個項目是Air Products在路易斯安那州的藍氫項目,從2028年起每年生產(chǎn)66萬噸氫氣。
與此同時,到2030年底,45%的年度清潔氫供應預測目前處于“高級規(guī)劃”中,即處于前端工程和設計階段(FEED)。
BNEF指出,每年320萬噸的全球潛在產(chǎn)能已經(jīng)被選擇用于政府資助,另外340萬噸來自美國項目的年供應量預計將有資格獲得清潔氫氣生產(chǎn)稅收抵免。
然而,BNEF承認,政策,特別是在中國——到2030年,2025年的國家和地區(qū)目標推動了該國的大部分部署——這些可能很難預測。
該研究公司指出,它根據(jù)一個保守的假設計算出了中國每年310萬噸清潔氫氣供應的估計值,即未來幾年,中國目前氫氣消費量的一小部分將被綠色分子取代(目前中國年氫氣消費量在3500-3700萬噸)。
BNEF補充道,到2030年底,國際氫貿(mào)易可能會嚴重供應不足。
根據(jù)預測,盡管出口導向型項目在其預測中占當年供應量的31%,但它們只能滿足政府當年1100萬噸氫氣交易目標的不到一半。由于一些以出口為重點的項目也計劃向當?shù)厥袌龉欢ǖ牧浚撗芯抗狙a充說,海外實際交易量可能遠低于這一預測。
近一半用于出口的氫供應將位于美國,更廣泛地說,預計到2030年底,北美將在委托總產(chǎn)能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BNEF指出,即使沒有明確的進口量補貼來激勵出口,清潔氫氣生產(chǎn)和CCS的稅收抵免也可能使美國項目在財務上可行。
該研究公司預測,到2030年,北美超過四分之三的氫氣產(chǎn)能將是藍色的,而在電解槽裝機容量方面,中國將領先,盡管緊隨其后的是歐洲。
BNEF估計,今年全球電解槽的交付量可能在2.9GW至4.4GW之間。
(素材來自:BNEF 全球氫能網(wǎng)、新能源網(wǎng)綜合)
(文圖有侵必刪)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