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企業在加緊去美元債務,但是目前存量的美元債務規模仍然不小。Dealogic數據顯示,從2016年1月14日至2020年,中資發行人未清償的離岸美元債券總量達1790億美元。而中資發行人未清償的離岸美元債券將于2018年達到兌付頂峰,共有469億美元的債券將在2018年達到兌付期限。其中,房地產行業占美元高收益債券未清償總量的74%,共計295億美元,2019年為到期兌付高峰,達92億美元。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將于近兩年集中到期還款的巨量的海外融資規模,將引發房企資金鏈緊張,如果持續甚至有可能出現違約。同時,美元走強后,熱錢將流出中國市場,這會加劇房地產企業“錢荒”窘境,如果人民幣貶值形成趨勢,房地產市場將面臨頹勢,從而可能傷害中國經濟。
梁鎮邦也表示,由于開發商的外幣債務和人民幣收入及運營現金流之間存在錯配,其外幣債務利息支出與本金將隨著人民幣的貶值而增加。不過,多數有大量外幣債務的受評開發商可承受人民幣匯率貶值10%,也就是說,人民幣若貶值在10%之內,其評級不會被下調。他還表示,受評中國開發商的外幣敞口可能已見頂,隨著開發商越來越多地利用國內債券市場融資,未來1至2年該敞口會下降。
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執行總監戴可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航空企業和部分大型跨國企業的利潤受到人民幣貶值的影響比較大,根據匡算,對這些企業而言,人民幣兌美元每貶值1%,就會有數億的利潤蒸發掉。目前看來,只有很少一部分企業進行了風險對沖,大部分企業還是暴露在風險之中。不過他也稱,但就整體市場而言,目前受到的負面影響還很有限。據統計,去除金融類企業,國內上市公司里只有約180家有外匯負債,而外匯負債在他們整個負債結構中的占比也只有5%左右。隨著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貶值,匯率風險未來肯定是會持續的,甚至成為一個常態,但考慮到目前其體量還小,不會產生系統性風險,因此也不必過于恐慌。
實際上,在人民幣匯率走弱的背景下,除了房地產企業,其他企業加速去美元債務的態勢也非常明顯。
判斷匯率風險需警惕但可控,更多最新行業市場分析報告信息請查閱靈核網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