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能源公司(Siemens Energy)從歐洲能源公司(European Energy)獲得了一份交付電解槽的訂單。
這家丹麥綠色能源項目的開發和運營商正在建設世界上第一座大型商用電子甲醇(e-Methanol)生產設施,由西門子能源公司的一個50MW電解工廠提供氫氣。
根據計劃,該工廠將建在Kassø,位于丹麥南部的Aabenraa,靠近德國邊境。通過附近由歐洲能源公司開發的300MW的Kassø太陽能園區,該項目將獲得生產具有成本效益的電子燃料所需的低成本可再生電力。
電子甲醇的最終用戶將是航運公司馬士基(Maersk)和燃料零售商Circle K等。
該項目確保了馬士基第一艘電子甲醇驅動集裝箱船的燃料供應,從而為大規模碳中性航運奠定了基礎。商業甲醇生產計劃于2023年下半年開始。
西門子能源將設計、供應和調試電解系統,該系統由其最新、最強大的PEM(質子交換膜)電解產品系列的三個完整陣列組成,包括變壓器、整流器、分布式控制系統(DCS)和脫鹽水生產設備。
歐洲能源公司是該項目的所有者,將負責工程、采購和建設,以及設施的運營。
西門子能源公司新能源業務高級副總裁Stefano Innocenzi表示:
“氣候變化需要采取緊急行動。”
“與我們的合作伙伴歐洲能源公司一起,我們將在海運業脫碳方面發揮先行者的作用。通過這個項目,我們將把電子甲醇(e-Methanol)推向市場。電子甲醇或其衍生燃料被預定用于長途船舶、公路運輸以及航空。”
“該項目將是我們PEM技術成功商業化和規?;淖C明。”
歐洲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Knud Erik Andersen說:
“我們很高興下達這個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大型商業Power-to-X項目的重要訂單。”
“隨著我們推進航運業等難以減排行業的脫碳,這是綠色轉型的關鍵時刻,我們相信西門子能源出色的電解槽專業知識將成為擴大我們市場的堅實基礎。向世界提供可持續燃料的業務。”
全球航運業的最終能源消耗高達3050太瓦時(TWh)。相比之下,這是德國用電總量的五倍多。
由于幾乎所有的燃料都是化石燃料,主要是燃料油,航運業每年排放約10億噸二氧化碳,約占全球運輸業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3%。
國際海事組織(IMO)已經承諾航運業到2050年(以2008年為基準)將溫室氣體(GHG)排放量減半,以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
這些措施包括新的物流方式、提高效率、提高速度/功率比,以及——作為最有效的途徑——在推進方面應用可持續燃料,即使用基本上碳中性的電力基燃料(e-Fuels)。
(素材來自:Siemens Energy/European Energy 全球氫能網、新能源網綜合)
聲明:(文章來源:新能源網 china-nengyuan.com 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靈動核心環境平臺轉載此文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若來源標注錯誤或者侵犯你的權益,或者不讓轉載及其他問題,可在今日頭條私信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