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設備、制定標準、探索新模式。今年來,為提升城市環衛作業精細化水平,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轉變思路,打破原有作業流程,轉變管理模式,依托升級改造后的高新大道,探索道路清洗保潔聯合作業新模式。4月19日下午,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總規劃師明銘帶隊視察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精細化環衛工作,并對下一步精細化環衛作業提出具體要求。
高新大道是一條市域級發展軸、產業軸、交通軸、景觀軸,沿線先后匯集了小米、華大基因、國藥、中建三局等數百家行業龍頭企業,是串聯“光芯屏端網”和生物醫藥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的“黃金大道”,也是光谷科創大走廊的主軸。
作為轄區重要道路,如何提升環衛作業精細化水平,營造良好的環境?東湖高新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城管部門提出了3個“打破”,3個“轉變”,即打破傳統作業模式,由傳統粗方式作業模式向精細化作業模式轉變;打破傳統質檢模式,由人工質檢模式向科技質檢模式轉變;打破傳統競爭模式,由罰款處罰模式向末尾淘汰模式轉變。在此基礎上,對原有的人行道站臥石沖洗車進行改造升級,使其清洗站臥石更加干凈,進一步提高精細化環衛作業水平。
4月19日下午,保潔單位現場演示了環衛作業流程:站臥石沖洗車開啟高壓噴頭首先對道路兩側站臥石進行沖洗作業,隨后由電動機掃車將人行道上的垃圾清掃干凈,幾輛小型沖洗車將人行道上的灰塵洗掃干凈,最后環衛工人駕駛巡檢車清理人行道上剩余的垃圾、落葉,整個過程通過水掃、機掃+人工的聯動作業模式,確保城市主干道和人行道一遍凈,路面整潔、不留死角。得一芳城高新項目經理周洲介紹,針對升級改造后的高新大道路沿石較高的情況,公司特意采購了路沿清洗機,同時改良了作業水車的邊噴桿,確保路沿石清洗無死角。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總規劃師明銘對精細化環衛作業予以高度肯定。他強調,要深入落實精細化環衛標準,勇擔當,敢作為,通過合理搭配、科學調度,充分發揮各作業車輛的優勢,不斷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為打造“三個光谷”升級版保駕護航。
記者王超 通訊員 鄭長銀 金嬋 劉倩穎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