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是中國獨具特色的衛生資源,在醫改中具有重要作用。記者日前跟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走入山西調研,在中醫藥的重要發祥地,感受中醫藥的發展與傳承。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山西省政府提出要完善公立中醫院服務體系,力爭市級以上中醫院全部達到三級中醫院水平,70%以上的縣級中醫院達到二級甲等中醫院水平,幷鼓勵組建中醫醫療集團,發揮中醫藥在深化醫改中的作用。
從山西省中醫院了解到,山西省中醫院醫療集團建立了醫療雙向轉診關系,成員醫院在開展醫療服務過程中,凡遇到符合急、危、重病人等雙向轉診協議中上轉指征的患者,在患方自愿的前提下,填寫《上轉單》可及時轉送到山西省中醫院進一步診治。
山西省中醫院副院長劉光珍指出,醫療集團有利于三甲醫院和基層醫院人才、技術的上下聯動及雙向轉診服務的開展,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醫療集團建立的會診綠色通道,使得百姓在基層的醫療機構可以預約到省中醫掛號。”劉光珍說。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合理分級診療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山西衛計委也提出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使群眾縣域內就診率逐步達到90%的目標。
山西省中醫院院長王晞星告訴記者,醫療集團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專家不定時到基層醫療機構出診、會診,讓百姓直接受惠。此外,也為基層醫療機構培養人才,實現大病不出縣。
王晞星說,醫療集團既給基層“輸血”,也讓他們學會“造血”,讓百姓不出縣即可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中醫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中醫藥的繼承創新是中醫藥繁榮發展的必要條件。1971年問世的山西焦順發(焦氏)頭針在山西省中醫院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在病房看到82歲的曹家冀老人時,才真切的體會到中醫的神奇。山西省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醫師、焦氏頭針繼承人焦黎明告訴記者,曹老先生被送來醫院時是昏迷狀態的,西醫院已經放棄,認為沒有治療價值了。
“曹老先生通過頭針的治療,目前四肢已恢復知覺,從‘零肌力’到四肢均可以活動。”隨著焦黎明的話語,曹家冀緩緩舉起自己的右手。
焦黎明表示,從父親那里繼承了頭針,會把這項技術傳承下去,幷盡自己的努力,促進頭針的傳承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