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重慶工程公司承建的廣西橫縣巒城新型LED補光保糧光伏項目全容量并網。該項目是國內首個光伏發電與主糧(水稻)生產融合發展的保糧供能創新模式科技試驗項目,開創了國內光伏產業發展新局面,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農業發展積累了豐富經驗。
該項目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橫縣巒城鎮,總裝機容量30.42兆瓦,建設用地約375畝,配套建設一座220千伏升壓站及線路輸出工程。項目采用了全國首創的“保糧光伏”新模式,通過“光伏發電+LED燈補光水稻種植”的方式,對非基本農田旱地進行合理化改造滿足水稻種植條件,開展試驗種植,同時通過新型LED補光燈進行補光,減小光伏組件的安裝對水稻生長的影響,確保了光伏發電與水稻種植互補性的可行性,提升了土地綜合利用率和產出效率,開創土地可持續利用新模式。去年11月迎來首季水稻大豐收,目前已成功收獲三季水稻,有效實現了立體構造、一地兩用、復合收益。
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面對高溫天氣、施工任務繁重以及復雜的施工條件等困難,項目管理團隊凝心聚力、迎難而上,科學制定施工計劃、合理調配施工資源、持續加強溝通協調,突破重重困難,最終順利實現全容量并網。
據悉,項目全面投產后,每年可輸出3196.01萬千瓦時綠色清潔電能,節約標煤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66萬噸,對促進當地清潔能源轉型以及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該項目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村容村貌,提升了村民生活的整體環境水平,后續將發展成為科普教育基地、農工結合的科技旅游基地和觀光與休閑農業基地,為“鄉村振興”建設奠定堅實的硬件基礎。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