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行業消息靈通人士稱,2014/15年度(9月到次年8月)中國進口的美國大豆數量可能同比減少多達25%,因為國內大豆壓榨利潤已經降至兩年來的最低水平。
分析師指出,美國對華大豆出口前景變差,正值今年美國大豆產量有望創下歷史新高,這勢必將給本周已經跌至四年新低的芝加哥大豆期貨帶來更多壓力。
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溫吞,也令那些原本指望中國大豆加工廠在未來數月加快進口美國大豆的人感到希望落空。自2月份以來,中國油廠一直處在壓榨虧損之中,這意味著豆油或豆粕的銷售利潤低于生產成本。一家在華擁有大豆加工廠的新加坡某國際貿易公司高級官員稱,今年上半年是中國大豆壓榨行業有史以來最糟糕的時期。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大豆制成品)的價格以及需求不會在短期出現恢復性反彈。
2013/14年度中國的大豆進口量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加上養殖行業的需求放慢,導致國內大豆供應過剩,壓榨利潤也從盈利掉入虧損泥潭。中國政府嚴格打擊商品進口融資行為,使得虧損嚴重的大豆壓榨行業雪上加霜,一些進口商選擇在大豆船貨上違約。
盡管面臨以上挑戰,并未影響到今年前7個月中國大豆進口規模。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達到4771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六分之一,因為大批之前預訂的大豆運抵中國。但是今年10月到12月期間的大豆進口將會受到壓榨虧損的不利影響。從歷史角度來看,每年四季度的大豆進口通常開始出現增長。
由于屆時美國將開始銷售新收獲的大豆,因此中國進口需求下滑的前景可能最初更多影響美國大豆出口銷售,而對巴西以及阿根廷的影響要小一些。南美農戶尚未開始種植2014/15年度大豆。中國的大豆進口量占到全球大豆進口總量的60%左右。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分析師稱,今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數量可能比上年減少四分之一,因為國內庫存龐大,加工利潤虧損。
作為對比,2013/14年度中國從美國進口了大約2700萬噸大豆,這個數字非常高,因為巴西港口采取的行業行動導致中國進口商轉至美國進口大豆。
另外一位行業人士稱,2014/15年度中國進口的美國大豆數量可能降至2300萬噸,因為壓榨行業面臨日益加劇的虧損。據行業數據顯示,山東地區壓榨廠每壓榨一噸進口大豆,就虧損約400元,約合65美元。
由于全球食用油供應提高令價格承壓,目前山東豆油價格已經逼近200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8月初豆粕價格一度漲至一個月的最高水平,但是隨后一直下跌,上周跌至3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
中國大豆進口前景變差,可能促使美國農業部下調2014/15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預測數據。美國農業部上周預計2014/15年度(10月到次年9月)中國大豆進口量為7400萬噸,高于本年度預期的69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