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介紹:
劉剛——北京特大暴雨 舍身營救170多名被困群眾
劉剛,北京房山區長陽鎮人。7月21日,北京發生特大暴雨,劉剛駕車途經京港澳高速,不慎涉水導致車輛熄火。這名25歲的退伍小伙子不但在暴雨中成功自救,情急之下還“假扮”警察,利用在部隊里學到的知識,組織附近工地工人營救落水乘客,最后成功解救被困乘客170多名。事后,劉剛沒有回家休息,而是志愿留在現場,配合各有關部門一起進行救援工作,在高速公路上一干就是5天。
解說:時間過得很快,七二一特大自然災害已經過去一個月了,但是暴雨當中出現的一幕幕感人場景至今仍讓人記憶猶新。今天的故事我們就來認識這樣一位好人,他叫劉剛,暴雨當天他在京港澳高速上,和農民工兄弟們一起救出了170位被困群眾。說起當天的場景,劉剛仍然歷歷在目。
劉剛:我是晚上六點四十那樣才家出來的,到這個地兒的時候天黑、雨也大,看不見哪是路面、哪是水,剛一過了這橋也就五六十米,這水一下就得到轱轆了,陸陸續續有三輛車就跟著我咔咔地路過,我趕緊下車,趕緊跟他們擺手,別過了,我說水深。但是絕對人家聽不見,玻璃都沒搖開,到那兒也陷在那兒了,我們就開始說下車趕緊推車。
解說:當時劉剛開車經過的正是事后被很多人牽掛的積水最為嚴重的路段,京港澳高速17.5公里南崗洼路段。車輛熄火后,劉剛趕快和另外幾個車主從車上下來,用力將車推往路邊的高處。然而就在此時暴雨突然加大了,水深處都快沒過車頂了,黑夜當中,一聲“救命”聲的呼喊驚呆了幾個人。
劉剛:就喊救命,有兩個人抱著中間的隔離帶。當時看到他的時候,頂多看到這兒。
記者:水都沒過脖子了。
劉剛:對,我說別推了,我說趕緊救人。瞧誰那車上有繩子,都沒有,我們五個人就拉著手想過去,沒戲,水流速度嘩嘩的,到那兒也是被沖走。就是說救這倆人的時候救不了,就說趕緊想別的辦法救啊,我們就上岸去找東西去了。
解說:黑夜當中,幾個人跌跌撞撞地找到了附近的一個工地,此時工地的大門緊鎖,工人們正在睡覺。
劉剛:當時給我們開門的就一兩個人,當時說什么的都有,快救人吧,怎么著的。誰一聽也傻了呀,光著一個大腳丫子,光著膀子,就穿一個大褲衩,全身都是濕的,你跟人家說快救人,誰聽你的呀,不知道的以為你是搶劫的。然后我就跟他們說我是派出所的,首先你得讓人家放心你吧。
解說:機敏的劉剛此時冒充起了警察,其實劉剛是在房山區長陽鎮留管辦工作,他并不是警察,但是為了贏得工友們的信任,他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
在劉剛的號召下,十幾個工人拿著粗大的繩子和救生圈,奔向了積水深處的高速公路。但是回到高速公路一看,所有人都傻了眼。
劉剛:去了工地,找到繩子、救生圈,回來一救,這倆人不在了,然后就是說,看這人都往大巴車頂上趴,特別慘,那小孩哭聲,人叫聲。
記者:當時水里面大概有多少人呢?
劉剛:這大巴車得有四五十人。
解說:當時的雨越下越大,情況萬分危急,高速路的積水當中全都是人,大家都在拼命地游向大巴車的車頂,但是大巴車也隨時都有可能被水流沖走。當時大家都慌了,但是劉剛沒慌,25歲的他曾經當過兩年兵,2008年還參加過雨雪冰凍災害的救災,在這危急關頭劉剛大吼一聲,所有人都聽我的。
劉剛:特別亂,又黑又下雨,亂的人也很多,嚷什么的也有,他擠他一下,他擠他一下,在這車上很容易給擠下去,我感覺這樣不行,然后我就下那護坡就游過去了,游過去了站在車上我跟他們說,說別亂,我說絕對都能獲救,別著急。有人就質疑嘛,說你算干什么的呀,說你趕緊起來,把救生圈給我,我說我是派出所的,男的全退后,女的全上前邊來,老人、孩子什么的,我拿著救生圈給他們套。我說我絕對最后一個走,我保證你們都能過去。
解說:為了穩住被困乘客的情緒,劉剛又一次冒充了警察。他一面指揮工友們將繩子一端拴在橋頭,一面讓工友拽住繩子另一端,然后在繩子上綁上一個救生圈,一個一個地將被困乘客護送到安全地帶。
記者:像這樣救援持續了多長時間?
劉剛:四五個小時。
記者:四五個小時呢?
劉剛:三輛車。
記者:救了三輛大巴車?
劉剛:對。救完第一輛的時候我想游過去。
記者:你從一個大巴車往另外一個大巴車上游?
劉剛:對。
記者:那個時候水已經深得沒底了吧?
劉剛:對,已經跟湖面似的。因為你中途你過不去。
記者:然后你一個人就往那邊看。
劉剛:還沒到三分之一他們就給我拽回來了,嚇我一跳,他們一往回拽的時候,我以為那什么要飄走了呢。
記者:大巴車要飄走了?
劉剛:嗯。我說往回拽我干嗎呀?他們說繩子打結了,護坡都塌了,是這樣,然后我們又游回去,我們又繞到樹林那邊救人,還是這樣救。
解說:就這樣,劉剛和幾十名工友又陸陸續續地把另外幾輛大巴車上的被困乘客給救了出來。然而,最后一位乘客把劉剛給難住了,他是一個剛剛動過手術的病人,因為沒有拆線,上身是不能沾水的。為了確保安全,劉剛讓工友們趕快去找板子,自己則留在車上,和另外一位工友守護這位病人。而這個時候,高速公路上的積水已經沒過了大巴車的車頂。
劉剛:救最后那個人的時候真是害怕了,一片漆黑,他們都找東西去了,就給我們仨放那兒了。這時間一分鐘能當一小時用,就是說怎么還不來呀,怎么還不來呀,特著急。病人都在那兒哆嗦,然后我也怕他害怕嘛,然后我就直安慰他,我說你是哪兒的呀,這么聊起來他是山西的。我說我也在山西待過,我說我在山西大同當過兵。
記者:你還跟人聊天,還寬慰人家,其實自己心里也沒底了。
劉剛:真是沒底了。一個手電筒,都沒有說一個手電筒在這兒照著,就是在這個孤島上,一個這么點的小地兒,車上這么一站,就是這樣。
解說:咱當過兵,有經驗,危險的時候一定沖在前面,這是劉剛這個退伍軍人內心里當時涌動出的想法。
劉剛:我們部隊就是說,哪回出去訓練也好,也講這種常識,遇到雨雪怎么處理。我最清楚的就是2008年那次發生水災,趕緊轉移人,轉移老百姓,就是把他們都轉移走,轉移到高地。回去之后分析這事,就是說以后要遇到水災這方面的事應該怎么辦,就講,都學,真用得上。
解說:臨危不亂,劉剛沒有辜負部隊當中的訓練。最終他和幾十位工友經過五個小時的生死大營救,將落入水中的170多名群眾全都救了出來。而此時的劉剛,因為過度緊張、勞累,已經說不出話來了。但是劉剛還是沒有休息,直到所有被困乘客都成功地撤離,他仍然沒有離開。
記者:那后來為什么幾天之后我們的記者還是在那個現場找到你,你怎么沒走啊?
劉剛:其實一直就沒走,第二天豐臺那邊派出所的人就該過來了,給他們提供一些,就是說車、人,多少人,人在哪兒,是提供這個(信息)。
記者:后來一直在事發現場救援了幾天啊?
劉剛:三天,我是在那兒待了三天多。
解說:劉剛的家在房山區城關鎮,其實就在劉剛救援乘客的同時,他的家里也受了水災,但是為了救援身邊的這些素不相識的被困乘客,劉剛沒有轉身離開。
劉剛:我想當時換成誰趕在這個地方他都不會逃跑,都會去救人。還有好多就是我們給救上來的人,這人都不走,都幫助我們拽著繩子,都說是英雄、英雄,其實我感覺沒有什么英雄不英雄,我覺得這是每一個人你就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