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井下可沒覺得冷。”“是啊,手腳挺暖和的,一點也不影響工作。”12月3日,剛剛升井的西山煤電東曲礦通風區通風二隊職工張云飛一邊收拾物件一邊與工友議論。近日氣溫不斷走低,井下職工工作時卻沒有感到寒冷,這是怎么回事呢?
“這是因為我們礦今年提前部署,對小沙巖進風立井口余熱利用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該礦機電部副部長李鵬解了密。
以往小沙巖進風井的冬季供暖,主要靠兩臺670kW遠紅外電加熱鍋爐。上一供暖季,這兩臺鍋爐耗電量就高達270萬度左右,產生電費約為180萬元。
“其實我們也想充分利用瓦斯電廠余熱系統來供暖,但是由于條件有限,瓦斯電廠余熱系統僅能輔助著使用。”李鵬介紹,瓦斯電廠余熱利用系統工作原理是通過6臺煙道余熱鍋爐先將熱水供至井口換熱器,當井口自然進風經過換熱器時,便會被加熱進而實現供暖。但問題在于,原有的井口換熱器由無縫鋼管加工而成,換熱面積小,換熱效率低,白白浪費了6臺煙道余熱鍋爐提取的大量熱量。
如何保證供暖又降低費用?該礦經過深入調研、精心規劃,決定對井口換熱器進行升級改造。此次改造新增了10臺繞片式換熱器,并利用系統中的水循環系統將余熱由50m3/h提升為100m3/h,確保熱水能夠更快速、更充分地在系統內循環開來,使熱量傳遞更加順暢。除此之外,該礦還對原有供熱管網進行了改造,給每臺換熱器增加了進排水閥門,提高了進風口和進風門的密閉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熱量得到有效利用。
該項目總計花費49.5萬元,預計以后每年在供暖期間可節省電費180余萬元,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還保證了井下供暖,為礦井提質增效發揮了作用。
聲明:來源:山西焦煤 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靈核網轉載此文目的為傳遞更多信息,如文圖有侵或者來源標注有誤或者不讓轉載,可在今日頭條私信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版權聲明